;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定之词。或礼过去佛、或礼现在佛、或礼未来佛、皆约事相说。若约法性佛、则无三际之分。然礼法性佛、不离事相佛、礼事相佛、亦不离法性佛。礼法身佛亦即是礼报化佛。依勒那法师有七种礼、贤首宗之圭峰大师加三种礼、成十礼、判五教、机有利钝偏圆、故拜法不一。
(一);我慢礼慢者不敬意、为色身障、不五体投地、名我慢礼。
(二);唱和礼虽五体投地、而身不端肃、意业不敬、人呼拜某佛、我即应声而拜、如碓上下、名唱和礼。上二非仪、为当戒者。
(三);恭敬礼五体投地、运心观想、以我最尊之头、礼佛最下之足、三业虔诚、属小教之礼。
(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自他相、观自本性、而离自相、观佛本性、而离佛相。能礼所礼、自他相空、属始教之礼。
(五);起用礼虽无能礼所礼、而普运身心、随法性身、普遍起用、所礼称性起用之佛多、能礼称性起用之身亦多、称体起用理事不碍、属终教之礼。
(六);内观礼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以吾心中众生、礼吾自性中佛、身相空处、即法性身、亦属终教之礼。
(七);实相礼实相无相、于无相会得实相、即顿教之礼、会不得实相者、即始教之礼、内观自佛、外观他佛、同一实相、即能所无能所。
(八);大悲礼观大地一切苦恼众生、皆在我之心中、我此一拜、即代一切众生忏悔、消灾祈福、由大悲心摄一切众生于悲心故。
(九);总摄礼除去初二、摄前六种礼为一观故。
(十);无尽礼我此一拜、即是普贤行愿、遍尘刹依正二报、乃至极小一毛孔一微尘、悉皆现身。能礼之身无尽、所礼之佛亦无尽、是为普贤菩萨之礼。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故曰普贤。有普贤行必有文殊智、有根本智知真空理、有差别智知妙有事、法身无边、智亦无边、以称性之智、礼称性之佛、依正转成光明藏、故能礼所礼、俱无穷尽。
又者、第三恭敬礼、文外有义、有病不能五体投地、可开方便、支高凳拜。乃至不能立拜者可坐拜。不能坐拜者、随卧处合掌点头观想拜佛、虔诚作观、与五体投地等无有异。除老病无开缘、五体投地、礼敬诸佛除我慢障、得尊重身、又起敬信善。佛为众生福田、种福又能增慧、后七种礼皆不能离恭敬。
;二者称赞如来
佛之名号、德行所成、故念佛号、即是称赞如来德行、读诵大乘经典亦是赞佛、以一切经中皆称赞佛之功德故。称赞如来、有赞因佛、赞果佛之分、称赞万德洪名、是赞果佛、如云人人具有大方广、即是称赞因佛。称赞如来、除恶口障、得辩才果报。
;三者广修供养
供养有财供养、有法供养。就财供养说、财物为众生受用物难舍能舍、得大富报、非经商者一本万利之可比。法供养功德最胜无比、如下释中广明。广修供养、除贪烦恼障、得大富饶果报。
;四者忏悔业障
惑业报三障、云忏业障、不云忏惑报障者、因起惑不造业、但责心、罪即除、名责心突吉罗。报障已到果上、随业受苦、不及修忏。忏悔业障、如息火、要须釜底抽薪、业障忏除、惑障报障、不除而除矣。忏悔业障、得依正具足庄严果报。
;五者随喜功德
嫉妒为众生通病、故随喜心难发。纵闻佛法、而习性难改、用功者宜起觉照、如遇善不发随喜心、即菩提涅槃之障、当痛责对治、谚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即是随喜功德、不随喜即无功德、而成妒障。随喜功德、除嫉妒障、得大眷属报。
;六者请转法轮
学佛法人、要常时请人说法、请法即是请转法轮。请转法轮、除慢法障、得多闻智慧果报。
;七者请佛住世
佛有六即佛、此文所请、乃究竟即佛。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示现涅槃、即因无人请佛住世、而有请佛灭度之魔王。佛如宏钟在架、恒顺众生、默然允许及阿罗汉诸大弟子觉悟、请佛住世、佛已允入灭于先、为不二语、故仍涅槃。
请佛住世、乃佛弟子本分事、住否则在于佛。若无究竟即佛可请住世、有分证即佛、乃至相似即佛、观行即佛、名字即佛、皆应劝请住世。凡能说法利生之人、无论是何等佛、皆应请彼住世。请佛住世、除生佛前佛后难、得增长福慧报。
;八者常随佛学
佛为众生榜样、因地所修一一行、乃至成佛、三业威仪、动止语默、皆有规则、我辈既为佛弟子、即应随佛学。常随佛学、即回向菩提、向智慧日、背尘合觉。
;九者恒顺众生
我与众生、同共一体、故应随顺众生之善法、随顺众生之本性、以有我人知见、故与众生互相残杀、互相偷盗、互相淫欲、互相诳骗、互相吞啖。一切众生本性本善、违背本性、故成众生。若能恒顺众生本性、即可返妄归真。恒顺众生、除我执障。
;十者普皆回向
于前九门所有一切功德、普以回向一切众生、愿成佛道、愿证真常。普皆回向有三、称众生回向、名回向众生、即回自向他。称诸佛回向、名回向诸佛、即回因向果。称真如回向、名回向真如、即回事向理。
以上略释十大行愿、向下广释。华严经中、随拈一法、皆具十法、以六相圆融、互摄互融、一中具十、表十十无尽。经中未明指出一中具十之文、而学法人不可不知也、故将一门具十之义、特列总别十门之相、俾一览便知。
版权所有:药师经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