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功德网

佛教仪规入门

发布时间:2019-11-13 10:14:33作者:药师经功德网

佛教仪规入门

目录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入寺院(一)三门殿入寺院(二)四天王殿入寺院(三)大雄宝殿入寺院(四)入寺须知敬佛(一)礼佛十种敬佛(二)从事显理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敬法(一)听闻正法敬法(二)学习经典敬僧(一)僧的意义敬僧(二)僧的任务敬僧(三)僧的种类敬僧(四)恭敬供养敬僧(五)依止侍奉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二)善知识为三随师行(一)内行与外行随师行(二)十个字奉行袍衣意义(一)袍衣起源及不表法袍衣意义(二)衣的种类及作用袍衣意义(三)衣的任务及殊胜入众(一)容入众(二)礼入众(三)助执事(一)勤执事(二)惜执事(三)诚随众过堂(一)好处有八随众过堂(二)食存“五观”随众过堂(三)施食原因随众过堂(四)随众规矩随众过堂(五)发愿回向随众过堂(六)示范过堂居家、外出(一)居家居家、外出(二)外出睡卧、法器(一)睡卧睡卧、法器(二)法器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仪规是什么?

  仪是律义,规是规矩。

  律----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  仪----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  规----以律仪所产生的节度气质。  矩----是表现出来的内涵及美德。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律仪和规矩,那么社会就会得到净化,佛法就自然兴盛了。学佛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包括大小乘法,都不能离开处律仪,这是学佛的根本。

  再讲“止”的意思,是要求诸恶莫作;“作”的意思,也就是众善奉行。

  “止”要停止“身”不合规矩的举目动静“口”所讲的是是非非,亦即是不让身与口放逸去做不如法的事情。除了可以看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情。除了可以看得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意”,也要收摄,将看不到的内心动态,思虑、情欲等都要制止,令妄念不生。

  “作”是待人处事的一切行为,要有崇高情操,符合规律礼节,表现一种良好品德。若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话,内心会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反映出安祥的仪表,使人产生仰慕及恭敬的心。

  古人有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夫以足”。因不懂待人处事,在社会上往往吃亏立不住足,岂能成大事。俗语有云:“不学规矩,不成方圆”。佛门也说:“佛弟子不学威仪(规矩),不成法器(佛门龙象)”所谓玉不琢不成品,人不学不知理。行为若要合乎规矩,合乎节度,就一定要在学律仪的基础上产生。律是理体,仪是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若能够在身、口、意上有所改造,止恶向善,则有规有矩的仪态与道德行为,体用达到一致。所谓生于内,形诸外,这种规矩是内心修养所表露出来的气质及内涵。别人看到便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所以仪规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佛门基本的常识:

  “常”是时常、经常,“识”是认识、知识、很多时有机会碰到的。有了认识,才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与目标去做,方能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为。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意思是说,佛法不是很神秘、很高超的,只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能够做好平直心便是。

  待人----就是人与人接触时,建立的一种友谊与感情,所以做人的礼仪非常重要。无论你是甚么人,是否系紧弟子,都应遵守礼节。同时,礼节是不受时空的限制,不论中外古今,都讲求礼节。做人要有一定的人格,若做人也做不好,怎样学佛呢?太虚大师曾说:“仰止于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是名真现实”。佛法不是空谈理论,是要实践去做的。若待人接物离开了现实,就很难行得通,想在社会上有成就亦不那么容易。

  怎样才合乎做人的礼节?引用六祖大师所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是建立于“内心”“外行”两方面,内心谦下、平衡、在外表自然流露出来,待人的礼节便存在了,所谓身心一如。

  待物----应时人与事物之间,如何处理得恰当,做得圆满。做任何事情,必须有好的思维所讲三思而行,此外,做事的方法及说话的证据都很重要。赋样的一件事,休憩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人的思想和处事的方法。另外从细微的事情处理上,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条理、有计划及规律、例如看看一个抽屉内所放的东西,也可反映出那人的思路。

  宏观方面来说、人与社会之间,本着爱国爱教,维持社会秩序,同时要明因果、尽本份、守法纪。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大家才能安心用功办道。

  儒家说“五常”,倾家说持“五戒”,名虽有异,意义有相同。

  社会上犯错的人,皆因违背了五戒或五常。若遵守五戒或五常的法则,便符合佛法,又符合社会之法律。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是做到便为人有礼节,合乎人格,而学佛的仪规就是建立于做人礼节之上。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弟子有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佛,是慈父,子是要学父亲的为人,佛子更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待人接物,威仪动态。所讲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那是从比丘250条戒计起。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每一项都有250威仪,所以250×4=1.000(威仪)。再乘以菩萨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1.000(威仪)×3(聚净戒)=3.000(威仪)。

  以上所谓的三千威仪是“粗”的,详“细”分起来还有八万车千细行,计算如下:

  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有贪、嗔、痴,加上等分(即贪行、嗔行、疾行等烦恼),合共有四。7(支)×4=28。

  最后将3.000(威仪)再乘以28(3000×28=84.000),便产生八万四千细行。

  无论是“粗”的三千或“细”的八万四千,都是从我们身、口、意三业产生出来的,如何收摄身、口、意三业,首先要学威仪。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从“威仪”这个方面做起,我们举目动静便有分寸。

  在这末法时期,众生的心特别容易散乱,身则时常放逸,古德举止有范。佛陀制戒律,祖师立仪轨,以律仪来束缚我们的身体、收摄我们的内心。有了内心修善,外表自然便显出威仪。律已要严格,待人要恭敬,这才合符我们作为佛子的要求,那便可为人的模范。威仪不但是自利,而且可感化他人。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是大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有大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土来”。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阳,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但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与“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味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因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是大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有大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土来”。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阳,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但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与“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味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因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寺院有严密的组织,处理日常的运作。住持以下设四大寮、四大班首、八执事,分工负责寺院内的各项事务。

  四大寮(如四大科室)包括下列:

  一、库房寮----管理物资,如僧人衣、食、住、行等等;人事方面有监院(即当家师)、副寺(即副当家)库头(掌握财政及物资)、书记(管文书)、典座(大众饮食)等。”

  二、客堂寮----管理客人的来往(挂单、止单、迁单等)、信徒的法事(红、白二事、水陆、拜忏法会等等);从事有知客师、照客师、僧值师等。

  三、维那寮----管理五堂功课(上早晚殿、上供等等佛事),又照顾大众的作息;人事方面有维那师、悦众师等人。

  四、衣钵寮----包括住持和尚的衣钵侍者,奉待大和尚的起居饮食汤药,书信传递,并打理方丈的香、花、灯、水、果等等。

  四大班首的重要有如一栋房屋的大柱,分裂如下:

  一、首座----居僧众这上,由德高望重的和尚担任,可代理大和尚任务如过堂、上殿等事。

  二、西堂----退居大和尚,或他山退隐之长老,负责开示及教育大众。

  三、后堂----亦是诸山长老或退居和尚,管寺院里的清规。

  四、班首----又名堂主,以掌理其本堂如念佛堂、禅堂等等之事,为一堂之主,亦须才德兼备。

  八大执事包括首座、都监、监院、副寺、维那、衣钵、知客、典座。

  若再进一步细分,丛林有四十八执事(职位),分东西两序,如封建朝廷制度有文武两班。东序基本上都是如事(执事),管理寺院一切事务。西序是诸山长老,有德之士。

  寺院里僧侣虽多,只有住持一人被称“和尚”或住持大和尚,他是全寺具有学德之主僧,又称“方丈”。

  方丈这称谓的由来,缘自唐朝的五玄策,他用尺来量度维摩居士室,四方形,每边一丈长。唐朝百丈禅师把方丈二字用来德称大和尚。若想知道谁是大和尚,只要看看僧侣挂在颈上的念珠便可知晓。大和尚的念珠头是放在背后正中,有些老法师亦会把念珠头放在两旁,居士最好勿挂念珠在颈项上。

  丛林又分子孙丛林及十方丛林。子孙丛林由传法(有法嗣关系)及继承两种方法选出住持,十方丛林亦分传法及选贤两种,一般住持,三年一任或再任。如何分辨子孙丛林和十方丛林呢?大家不妨注意寺内所悬挂的一条木鱼,据说,鱼头向寺内的是子孙丛林,鱼头向外的是十方丛林。

  职事任免分春冬期,正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为春期、七月十六至正月十五为冬期。最少亦要当半年,若半年未足,不满一期便跑掉者是“逃单”;若做得不好被撤职叫“迁单”。逃单或是迁单两者都是十分不无彩的事。

  入寺院(一)三门殿

  上一讲介绍了寺院的起源、架构、以及僧人的一些职位。其实寺院有很多的“殿”或“堂”。

  从三门,即山门进入寺院后,有四天王殿,又名金刚殿,再内进便是大雄宝殿,还有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祖师殿等等。“堂”有五观堂、客堂、讲堂、涅槃堂、法堂、禅堂、念佛堂、藏经阁等等。这些殿及堂合起来,便成一所寺院或丛林。

  现在扼要地介绍几个主要殿堂和圣像。

  山门:僧人有山上修行,故此寺院都是建筑在高山上,成为名胜古刹,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三门意味:中间的空门、右边的无作门及左边的无相门。

  一、空门----表诸法(所有的事物)缘起性空的道理,无一是究竟,真实永固的。从物质方面来说,山河大地、日月星球都是因缘各合,有成、住、坏、空。从身命来说,由物质和精神构成,身体有生老病死,缘尽便灭,至于精神方面,我们的起心动念,有生住异灭。无一物是常存的,所以叫做空。空门又名“解脱门”,因为进入寺院,内心清净,便没有任何罣碍所以叫做解脱。社会人士不认识空门的意思,误以为要出家当和尚、当尼姑是入空门,是消极的,连人也不想做了。其实,佛门说“空”这个字,是要我们提高认识的层次,明白诸法皆是空相。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及自己的身体,人际关系等,都不要去执着和追求。因执着与追求产生很多烦恼,不断地造业,难脱生死。所以说性空。

  二、无作门----既明白性空的道理,人我之间处之泰然。而不造作生死之业(诸恶莫作)永脱果报之苦,专心以佛法为目标,努力作佛事(众善奉行)。无作者,无受果报,生死轮回自得解脱。

  三、无相门----即是无作,即无四相存在,所谓无四相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及无寿者相,这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表示摆脱世俗的有为法,了知四大五蕴皆空,再无我他相的分别,悟人涅槃寂静。得无相的自在。

  一般大丛林通常只打开旁边的小门,很少打开中间的大门,只有诸山长老、大和尚或是大护法莅临,才打开中门迎接。

  入寺院(二)四天王殿

  四天王殿(又名金刚殿)里,朝向山门的,正是弥勒菩萨,他的背后,面朝大雄宝殿的,是韦驮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

  一、弥勒菩萨----肚皮大,满脸笑容,此是弥勒菩萨的两个特征。他身旁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喜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菩萨的大肚是表示包容一切的意思。喜笑是内心修养的透露。众生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不懂众生意义,天天造业,颠倒因果,烦烦恼恼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所以弥勒菩萨就以慈悲喜笑,令凡夫愚蠢之人回光返照。

  弥勒菩萨示现正月初一诞生,有这样的表法,依中国的传统,正月初一开心的日子,大家讲好话做好事。新年第一天开心,整年皆大欢喜吉祥如意。如果有弥勒菩萨的忍让精神,便天天欢喜,所讲日日是正月初一了。

  弥勒菩萨有很多应化事迹,有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他能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总之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例如舍(布施)。有一次,帝释化成一个乞丐,要试探弥勒菩萨舍的精神,是不是真的。当时弥萨菩萨所有一切都舍掉了,只剩下一件衣服,帝释要化他的衣服,弥勒菩萨立刻便答应了,衣服胶了一半。帝释表明身分,说是要试探他是否真心罢了,所以金刚殿里弥勒菩萨的衣服是半脱下的。

  在五代时,浙江奉化雪窦寺,有弥勒菩萨应化布袋和尚的事迹,他经常背着一个布袋,到处赶斋。农夫们见他没事很空闲,都要他帮忙插秧。他便成很多个布袋和尚云帮忙,他有一首偈:

  手拿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偈有两种意义,世间与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如是因如是果,说明万物事要忍一时,退一步,便可成就。所讲谦虚方使人进步。当知佛法真实不虚,要学以致用才能得益。弥勒菩萨另一首偈十六句,若将其中一句去奉实行,终身受用。

  弥勒菩萨说:

  老拙穿纳袄 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 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 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涕唾吐脸上 随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 他亦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 便是妙中宝  若知此消息 何愁道不了

  弥勒菩萨的大肚包容和整天欢喜,是给大家很好的示范,所以一入寺院三门,看到弥勒菩萨,即提醒我们,学习忍辱波罗蜜是最开心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法门,只要跟着忍辱教法去做,何愁烦恼断不了?又何愁还能成佛?

  二、四天王----又名四大金刚,分立在弥勒菩萨的两旁,他们都是护法神,护持东南西北大部洲(四大天下)。

  东面的一尊守护东胜神洲,身白,梵文音译(多罗吒),手执琵琶,是持国天王,护持国泰民安。

  南方的一尊叫增长天王,梵文音译“毗琉璃”,身青,是令大家增长智慧,手持宝剑,割断所有烦恼,他守护着我们居住的南瞻部洲。

  西方的一尊名广目天王,梵文“毗留博义”,守护西牛贺洲,他以天眼观世间善恶,护持善者,又为民除害,又名怒目金刚,他手缠着非龙非蛇的动物。

  北方的一尊守北俱卢洲,称多闻天王,身绿,该洲人民平等安乐,但听不到佛法,所以该洲天王要多闻佛法,教化众生,他手中拿着的是一把伞子。

  总的来说,四大天王保护人民,使世界风调雨顺,而且寺院内护持三宝,希望能长住于世。

  三、韦驮菩萨----弥勒菩萨的背后是韦驮菩萨,他有特异功能,面向大殿是表示护持三宝,他整天忙忙碌碌保护修行者,要使常住兴隆,*轮常转。韦驮菩萨像有几种姿势,一种是左手叉腰,右手拿着一根宝杵(金刚杵),宝杵到地,这个姿势表示(止单),意思是所有土方客人,包括出家人及在家人,来寺院参礼欢迎,但暗示本佛寺不接待外来客人住宿,敬请另觅住处,另一种姿势是合掌,掌上横放着宝杵,面颜慈祥,这尊菩萨表示欢迎大家来挂单。

  由于韦驮菩萨十分忙碌护法,所以他的塑像都是站着的。所说中国寺院里,却有两尊韦驮是坐像,这两尊像都在四川,一尊在重庆华岩寺,住持是马龙和尚。他很有道心,建大殿时需资甚巨,韦驮菩萨示比丘相,于忙碌中替他化缘,远赴福建、浙江等地,及至他将化钱的缘簿带回四川,大和尚方知其事。大殿建成后,大和尚感念韦驮菩萨,所以便塑一尊韦驮之坐像,意思是让他坐下来休息。在另一寺的住持和尚,鉴于物质资金十方供养,来得不易,需要惜福,所以十分悭俭。来寺雕塑的工匠师傅,恨他伙食不好,便幽他一默,调皮地塑个坐下来的韦驮像,意思是要韦驮菩萨不用为和尚建寺一事去奔波忙碌。

  四、伽蓝菩萨----据说关公(关羽)也是位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公在三国时代,已是一位仁德忠义的人物。他本来是信道教的,死后明神宗皇帝封他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伏魔君。关公经常在天上及人间显灵,到了隋朝时,智者大师在定中见关公前来打扰,大师的定力很好,为关公说法,关公遂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发愿在寺院内当护法神,即伽蓝菩萨是也。

  入寺院(三)大雄宝殿

  经过四天王殿,再往内进便是大雄宝殿。大雄表征智、仁勇三字。智是自利、自觉(自己觉悟);仁是利他;勇是大无畏的精神。佛陀把自己觉悟乃至成佛的道理去普渡众生,释迦牟尼是“能仁寂灭”,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仁勇的表现。

  进入大雄宝殿,一般看到的是东方三圣、西方三圣、娑婆三圣、三方三圣及华严三圣、一佛二弟子、五方佛等等。

  一、东方三圣(东方药师琉璃世界三圣)

  右边:月光遍照菩萨“手持月轮”中间:药师佛“左手执持药器,右手结三界印”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

  二、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三圣)

  右边:大势至菩萨“手势如意”中间:阿弥陀佛“右垂金臂手示接引众生个”左边:观世音菩萨“手持甘露瓶”

  三、娑婆三圣

  右边:地藏王菩萨  中间:释迦牟尼佛  左边:观世音菩萨

  地藏王菩萨有“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大悲观世音菩萨在这娑婆世界,救苦寻声磁吸铁,用千百亿化身来老化众生。

  四、三方三圣:又称三方佛(东方、西方、娑婆世界三圣)

  右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手执金台。中间: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各有不同姿式,左手置右手上是三昧印,右手直垂为触地印还有说法印等。左边:药师佛“东方净琉璃国教主”手托药师塔。

  五、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骑的是大象;文殊菩萨,骑的是狮子。为甚么菩萨要骑在大象或狮子身上?是一种表法,行之审慎,重莫若象,大象身体很重,走路时先用前肢试试路面是否可以承担自己的重量,另一只脚才伸出去。普贤菩萨骑象是代表大力,脚踏实地的意思。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考虑也噤声,代表文殊菩萨的在智慧,他一开声,就能说服众生,断一切烦恼。

  六、一佛二弟子

  右边: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中间:释迦牟尼佛右手:苦行第一

  七、五方佛(如来)

  阿閦如来“东”宝生如来(南)弥陀如来“西”不空成就如来“北”大日如来“中”大日如来,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閦如来,身呈黄金色,左手握拳,右手下垂触地。宝生如来,身呈金色,左手握拳,右手向外结施愿印。阿弥陀佛,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来,身金色,左手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五佛身上所显示相及手印各有不同。

  八、海岛观音

  位于大殿佛像的背后有观音救苦八难像,名海岛观音,赤脚站在鳌鱼头上,此鱼有掀风作浪,使海水翻腾,大地震动及沉没船之险,故观音显神力,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

  九、十八罗汉

  再讲大殿左右所供奉的十八罗汉,实际上是十六位尊者,他们是释迦牟尼佛优秀大弟子,各有一个“第一”的称号,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等等。他们受佛陀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于世,受人天供养,为众生种福田。在《阿弥陀经》里便有提及这些尊者的名号。五代之后,却演变成十八罗汉,多加的两尊罗汉。据说雕塑家把宾头卢尊者重复塑一尊,二是把玄奘大师加上,也有说是庆友尊者,至于三尊中是那两尊,则众说不一。

  宾头卢尊者,神力很大,佛在世时,不容许弟子显神通,但他为了跟外道斗法而现了神通。被佛陀呵责,有神通也不可随便使出来,命他长住于世,不准他入灭。(随之说另一位未入灭的迦叶尊者,他接释尊的法,现在鸡足山,等弥勒菩萨降生娑婆世界作教主时,将衣砵传给弥勒菩萨才入涅槃)

  此外,圆通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两旁有龙女及童子。

  地藏殿是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他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左手持如意珠,表满众生愿。旁边有闵公和道明尊者护持。

  寺院里还有很多堂,如五观堂(饭堂)、客堂(客人来往登记处)、念佛堂(净土宗)、禅堂(禅宗)、讲堂(法师讲经的地方)、法堂(传戒用)、涅槃盘(又称如意堂,是老法师圆寂往生的地方)等。恕不一一介绍。

  入寺院(四)入寺须知

  入寺礼佛知多少?

  进入寺院,每个殿堂,都各有三宝,是大家用功办道的地方,要注意威仪动态,有规有矩,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倘若有人喧哗,便会骚扰用功办道,如打坐、念佛或拜佛的人,所以一举一动都要静。此外,衣履要端正,不得衣缠颈或腰及置肩、手不叉腰,不得谈家庭世务,即使讲佛法亦不宜高声,坐不交足不倚壁,不靠桌,不可随便涕唾等,总之,入寺院一定要恭敬心,例如,我们南传佛教的寺院一定先脱鞋,把鞋放在架上才内进,这也是一种佛弟子一定受过佛门教育,学习威仪。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戒坛,一个是宝华山,另一个是鼎湖山。据说以前此两个戒坛很严格,在那里受具足戒的戒子,都要受严格的训练。从戒入手,收摄身心。要吃过苦头,受过磨炼及考验的人方成大器,所谓“要从千人头上过,先从万人足下行”,可惜现今的戒坛已简单得多了。

  再说入三门时,不要随便由中门或中央直入,用边六时,若由左门入则以左脚先入,由右六入则以右脚先入,任何殿堂都一样,除佛像、经籍或供佛物品外,余物不得随便携入。在殿内,眼睛不得左顾右盼,心中要专一诚敬。一举手,一投足,一拈都可以看得出你有没有受过佛门教育、有没有师承。

  在大殿礼佛,要注意在甚么地方拜才恰当。大殿正中有主垫,那是专供住持大和尚拜佛用的,大家千万不能在这个拜垫拜。主垫后通常有三个拜垫,是做法事时,供斋主用的。通常可以在东单或西单拜。拜佛只要心诚,在哪里拜也一样,不这一定要行到最前或正中央拜。若非集体法会,最好随地而拜(所谓五体投地,以后会讲到)。此外,若有人在拜佛时,切勿在他前面横过,既打扰他人礼佛,也是对佛不恭敬。

  你可懂得上香?

  上香注意事项

  1、香炉内若已有点着香便不需再插。若然带了香上殿,则事放下,让僧侣做早晚课时代为插上,功德较大。不要把香东插西插,插满一大炉,搞得乌烟瘴气,而且东拜西求,求的都是世间俗事,那真的失去供佛、供菩萨的意义了。

  2、插香要诚心。香代表自己的“心香”,表敬意,插一枝表示一心一意供佛,没胡妄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染污。插三枝香亦有表法,例如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学。亦可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作一切善、愿渡一切众生。(插一枝香发一个心愿)。”

  3、敬香的正确方法:

  (1)先拿起一枝或三枝香点火,点着后,马上把香头竖向上。

  (2)用另一手把火轻轻扇熄,不要用口吹或把香挥动使火熄灭。

  (3)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第二、三指)把香杆夹着,用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着(顶着)香脚。把香头平对佛像举起齐眉供一供。

  (4)若是一枝香,便用左手在香炉中央。

  (5)若是三枝香,先插中央一枝,然后用左手插左边的一枝,右手插右边的一枝,三枝香中间约距一寸二左右,若香炉大,香亦粗大话,香与香的间距可稍宽;相反,若香炉细,香与香之间距离亦可缩短,总之要看情形而定。插每枝香时,默念供养佛、法、僧而发愿等。

  插香时注意,香头到香脚要垂直,不要东歪西倒。

  三枝香插好后,便是问一个讯。

  供佛,除了用香之外,还可以用灯、花、水、果……等等。

  灯:表示光明及智慧。花:表示相好庄严水:表示心水、净水;水净月现,心净佛现。果:表示菩提之果----现在供果是种下菩提之因,将来便结菩提之果。

  以上的香、灯、花、水、果合称为五供养,加上茶、食、宝、珠、衣称十供养等等。并以身心恭敬礼拜供养佛。

  4、拜佛礼仪

  (1)先合掌;直立合掌当胸如棒水,脚要前八后二,就是左右两脚的距离,前面(脚指部分)距离约八寸,后面(脚跟部分)距离约二寸,列成“八”字形。

\

  (2)先慢慢弯腰,屈膝靠近拜垫边,头亦开始向下叩。

  (3)手“两掌半”右掌按在拜垫中央为第一掌。

  (4)次将左掌按拜垫左前方(较右掌前一掌)为第二掌。

  (5)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使两掌相齐为半掌。合为两掌半。

  (6)当头贴着拜垫时,两掌同时翻起,掌心抽上意思是用手心接佛的足以示极度的尊敬。

  (7)起立时,两掌掌心翻回向下。

  (8)右手退半掌回到拜垫中央“第一掌”的位置,把左手提起来合掌戒回胸前,右掌按向拜垫,两膝起立,右掌与左掌合。若“五体投地”是不拜垫,额头、双手、双膝、人体五个要点,直接拜在地上,无论拜多少次,脚都不移动位置。

  5、问讯

  (1)先合掌,当腰弯至最低但不过膝盖时,双手作弥陀印。

  (2)起立时,挺腰举手,做毗卢遮那佛手印(即以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互抱,食指及大拇指的各竖起相对)。注意手印与眉齐高,不要点到额头,眼望向手印,不用垂头,最后放下双手合掌。

  敬佛(一)礼佛十种

  上一课谈到入寺院,及拜佛的身体姿势。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增无量”。也许有人会说,拜佛这么多年而未有感应,可能性有二:有无始业障未能消除;或在拜佛时马马虎虎。心不诚,所以感应便不灵了。

  根据《法苑珠林》一书上记载,北魏宝意三藏法师说,拜佛有七种。五台山清凉国师说十种礼佛,现简列如下:

  一、我慢礼----有种人明白甚么是佛,对佛一点恭敬心也没有,见人家磕头他亦磕头。或者心存贡高我慢,如《六祖坛经》里之法达便是一例,他七岁出家,诵《法华经》三千多部,往拜谒六祖时,礼拜头不着地,那便是“我慢心”了。六祖知道他心中必有一物,经教化后才悟道,所说“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二、唱各礼----身体不端,思想不一,人在拜时意不在乎,想东想西攀缘心,为名闻利养面拜。

  三、恭敬礼----恭敬就是精进,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五体投地,心存殷重,观想佛在目前,很专一地恭敬虔诚礼拜,两手接佛足、这样才有功德。

  四、无相礼----以智慧观想佛境,破我法二执,我与佛打成一片,经中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释迦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释迦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如是观想方能深入法性,感应道交,而获真实利益。

  五、起用礼----从体超用,能礼之人、所礼的佛,能所双亡得悟诸法实相空之理,真空不空,普遍一切,达到妙有境界,身心运用自在。

  六、内观礼----回光返照,观想自性本具法身佛,亦即观自心是佛,所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自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的道理。

  七、实相礼----指观实相平等,真如理体无自他之形相,表示我们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只因凡夫“迷”,而佛是“觉”,凡圣本是一体,以此理观,不住于法,即自性佛显。

  八、大悲礼----就是每一拜都是为众生而礼拜,以同体大悲,以四无量心,要救拔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念念中普愿法界众生皆共成佛道。

  九、总摄礼----由三到八是谓六门总合作观想或次第作观,以事显理,谓之总摄礼。

  十、无尽礼----要观想所礼佛陀和菩萨就在我面前,相好庄严,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大,或观想现前有许多佛身体化为无尽大或无尽多,身礼无尽佛,功德亦无尽

  上述十种礼佛诺方法,首二种我慢礼及虽和礼是不如法的,不但得不到感应,反增过失。

  拜佛既是佛陀觉悟的精神。又是去慢心、破我执。

  早上拜佛,是提醒自己要学习佛陀的觉悟精神,待人处事,谦虚放下,尊重他人,严厉自己,要知五蕴皆空,世事无常,以一切名闻利养要看得淡泊,明白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不要追求,不要计较执着。

  晚上拜佛,是一种回顾,将整日所作的行为及起心动念静思,有没有违背早上所定下的任务,能做做到多少。吾人一日三省吾身,帮要反省,忏悔,发愿,回身。

  敬佛(二)从事显理

  能真实地去改造自己,反省自己,自然感应道交与佛相应。有一偈八句话,教我们如何把佛像当作真佛来拜,藉以显现自性的心中佛:

  泥塑木雕纸画成  现前真佛尽分明  皈依不是他家事  福德远从自己生  万树花开因地暖  千江月现为波清  朝参暮礼常如是  在此直通极乐城

  前两句说明礼佛不是拜偶像,要将面前泥塑木雕或约画成的佛像,当作真佛恭敬。所以说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说明佛从心中得,心净即佛土净,“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礼佛是一咱提高觉悟,要知自心有佛,我与佛本体是同,假若不认识自己心中有佛,若不提起觉悟,日常行事不守防非止恶,这只是把佛像当作偶像来拜,那么泥塑木雕便真的是泥塑木雕了,这是迷信,岂能感应道交?大错物错。开花结果,因果丝毫不爽。水清月现心净佛显感应不昧。此外,拜佛还要有恒心,不要一曝十寒,西方就在目前。

  我们这个身体是异熟果,是由前生种下的因,今生所受的果报。所以每个人的业报有差别:如有人相貌好,有人相貌丑:有人身高,有人身矮;有人健康,有人多病;有愚痴的、

  有聪明的等等。还有每人的环境情况,各有不同。这是前因后果有异关系。

  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

  现把礼佛的十种功德,归纳如下:

  一、得妙色音----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可参阅《玉琳国师传》,声音各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是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

  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祥。

  四、众生亲近----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五、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不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与事接近他、事事如意。

  六、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加持其人,智慧如海。

  七、具足威势----礼佛具大威德庄严。(势是有地位的意思)人格尊贵,必受人仰敬。

  八、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求而得,诸事如意吉祥。

  九、临终往生----拜佛之人,不单偏重安乐受用,临命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速证涅槃----往生极乐国土,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各位既知拜佛的功德是这么大,便要恭敬拜佛,今生不但可得无量功德利益,临终之时亦得往生安乐国。至于如何能起感应,主要是从恭敬中生。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一分福,有十分恭敬便有十分福”。拜佛灵不灵是要看你心中诚不诚,心诚则佛灵。人在拜佛,心亦要拜,不要胡思乱想,要精进不懈,从事显理,自然便达到佛我一加实相之理。

  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

  由于丛林的佛事,或早晚功课,共修法会中,参加拜佛的人数多,为了大家动作一致,故用引磬指挥。大家听闻引磬的声音,便知道要进行哪一步动作。  使用引磬有两种方法

  一、单用引磬----只用引磬

  二、又用引磬----引磬与鼓齐用

  三拜一问讯时,大家若懂得引磬的佛令,就可分辨是第一拜、第二拜、和第三拜,知道何时下跪、何时起立。

  敬法(一)听闻正法

  法:是佛法,阐明人生的真理,能够解脱烦恼,转迷成圣,离苦得乐。亦就是法门、方法、办法等意思。只要跟随佛法的道理去做,就能多劳多获得究竟涅槃的快乐。佛法是成佛作祖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敬法。

  唐朝武则天有四句敬法的说话,后人用作开经偈,沿用至今,偈日: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说我们得人身难,闻佛法更难,今正得闻佛法,应生庆幸之心。在现今的社会,香港人的福报是很大,经常有机会听闻佛法,我们既然有这么好的因缘,对佛法便要加以珍惜。在其他地方,就算以中国来说,虽然寺院多,丛林大,但想听到佛法却真不容易。

  以下把敬法分两点来说,即是听闻正法、学习经典。

  从古至今,讲经方式可胪列如下:

  计有开大座、偏座、复座、演座、小座等仪式。

  开大座:仪式十分隆重,有数位侍者,先请师、维那师唱钟声偈等,在如是庄严的气氛下,见闻者自然内心安静,法喜充满。更要礼座,就是根据大家的身份,有次第轮流顶礼法师,表示重法、敬法,否/则是盗法,但此开大座仪式现在较少举行。

  偏座:又名“方便座”,讲经前没有举行仪式,比较简单一点,又不一定在大殿作升座仪式,总之简单方便。

  复座:法师先讲一次,后由学生实习,把老师所说的教理重新复述一次,有轮讲或抽签复讲,主要是为培养弘法者。

  演座:是以一种演讲形式进行,现在比较通行,有动作,亦可在白板上书写。近代大醒法师等大德都 提倡演讲方法,令学者容易听懂吸收。上面所讲的是讲座仪式。再讲甚么是正法。

  当前在香港坊间,斋铺、甚至路旁“都有很多所谓善书派送,但其中有些并非正法的书籍,在有些地方或国家,亦有非正法的外道,邪师在说法,如何去辨别正与邪?便得用三法印去衡量,正法一定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即世上一切事物,起灭无常,在一切有为法中,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只有涅槃寂静才是究竟。

  既遇正法,听者便要有正确态度,具有恭敬心,归纳而言有四句话:

  整衣早到、守护三业、如理作观、依教奉行

  一、整衣早到:

  无论是哪一种讲座,我们都要穿上整齐端的衣服,以表尊敬,不要穿背心、汗衫、拖鞋、短裤、甚至奇装异服。走路时脚步要轻,亦要提早到达、随众礼佛或问讯入座。入座后不宜高声向熟人打招呼,不得坐立不定或频频咳嗽谈话等打扰。

  二、守护三业:

  三业包括身、口、意三方面。听经闻法、要保持三业清净。

  身体方面,坐时要端正、不靠背、不交足、不放逸。

  口方面,传统有说:“居士到佛堂三部曲(指口业不净):来到佛堂讲新抱,归家路上讲师父,回到家是寺院今日斋菜好不好”。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居士也很发心,恭敬三宝、守护三业。怎样去守护口业?就是不要把是非杂语带到佛堂来、不说无价值、无根据、无意义的事,更不可讲三宝过失。佛堂是清净地,来到佛堂是求福修慧,可以扬人之善,说利于团结的话,不可以道人之恶,把是非传来传去是没有好处的,处他俱损,所以要注意口业。

  意业方面,不但是要守护身与口,连起心动念,也要清净,不掉举,不昏沈。听经通常会有三种人:第一种虽有心来听经,但思想不专一,似懂非懂,左耳入,右耳出,有如“漏器”,这就是用“妄心”去听经;第二种,是带着“慢心”而来,不尊敬讲经者,自己将心封闭起来,有如“覆器”,盛不下佛法;第三种,是思想不正确,以“邪心”来听法,

  听到的正法也变了邪法,有如“污器”,心中充满了污浊,清净之法反而不能接受。

  “漏器”、“覆器”与“污器”都是比喻人的意业没有好好守护,如怀着上列“三心”来听法,那讲经的法师便变成“徒气”了。(大家一笑)

  三、如理作观: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是以“闻、思、修人三摩地”,成正等正觉。若是到处去听经如风过耳,没有把佛法消化理解,有如知道有宝山而不肯去。另一方面,有闻有思而不肯修,

  台入宝山空手回。人身难得,佛法难求,得闻佛法,便要珍惜。佛法重于修心养性,要依着佛所教的法门如理作观,修改习气,改造三业,把不如法的身、口、意行为修改为清净。

  四、依教奉行:

  以普贤菩萨的精神,脚踏实地,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众生乐。知佛道 长远,不生退却:众生难度,不会疲倦,如是奉持闻、思、修三慧,方成菩提。

  敬法(二)学习经典

  经,印度文字叫“修多罗”,翻译华言,即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有此情况是,只有契机不契理,或契理不契机。

  契理不契机,是指所讲的佛法,合乎佛理,是正确的,可惜讲得太深或讲的方法不为听众听接受,如晋朝的道生法师说阐提(即断诸善根的人)都有佛性,不为时人所接受,与听众无缘,后在苏州虎丘山向岩石说法,结果顽石点头,证明他说的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契理不契机的一个例子。

  另一种情形是契机不契理,讲的时候,听众很多,很喜欢听,但他所说的根本不是佛法,一盲领众盲,令人走上不正确的路,所以说契机契理非常重要。

  ”经有五种人说的,有佛说、有菩萨说、有佛弟子说、有天人说、也有化人说,不过一定要合符佛的意旨,并能接引大众。

  经的含义很多,归纳有十:

  一、涌泉----义昧无尽  二、出生----诸义无量  三、显示----事理分明  四、绳墨----圆成中道  五、贯穿----教理行果  六、摄持----攀缘妄心  七、常义----永恒不变  八、法义----千叶同轨  九、典义----不偏不倚  十、径义----涅槃途径

  经含此无量功德,令人转凡成圣。

  看经必须恭敬,故此:

  1、看经前先要净手,用洁净的双手去捧经书。2、经书要放平在案上,不可以放在膝上,床上及不净处。3、翻开经书前后都要合掌。4、若捧着经书念诵,至合掌处时,双手怎么办好?该捧经书还是合掌?不可单手捧经,又不能单手“合掌”。以双手捧经便可。5、又有时捧着经书时,看到出家僧人又要行礼,单手捧经,单手合掌,这样双手对经书不恭敬,对僧人又不尊敬。正确的做是双手捧经、高举齐眉行礼,那就如法了。

  现在香港的道场,结缘书多得很,取阅太容易,所以大家对经书一定要珍惜,经书不可握作一卷、不要随便放在手袋或裤袋里。(经书所在之处,即如佛所在,有护法神)。经书最好用经盖(净毛巾)遮住,若有尘,不要用口去吹,要用净布抹,拜读完毕,要辗转流通。

  印经功德很大,所印经书,不但要契理契机还要看读者需求,该经本已有大量流通,便应将金钱转印其他需要之经典,如是功德,更能发挥布施的功用。

  古人经书难得,求法之心特别坚固。且看唐三藏玄奘法师的出家因缘,他十三岁时很想出家,当时整个中国度僧只有二十七人,要考核方录取。因他年纪尚轻未够条件,只好徘徊在考试场外。试官好奇,问他为何要出家?他答:“远绍如来,近扬光大”。试官见见他年小志大,便马上取录他。到了十九岁,他把所有经书都阅毕了,所以便从东土出国往天竺取经,经过种种艰难,“宁云西土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九死一生才成功请回经书。(详见玄奘大师传)

  宋朝义净法师有偈日: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者成百归无十后人安知前人难  路远壁天唯岭结沙漠遮日力疲殚  后贤未有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可见古人求经书之不易,往往为法亡驱。

  正如《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国宝,不准带出国外,有位梵僧敕密谛把经文写得很细,藏在手臂皮肤下,待伤口复原便乘船到中国,当时丞相房融在广州码头迎请法师到法性寺(即光孝寺),再割开手臂交经取出、但经书被血液封着,不能看见经文,丞相房融坐立不安,后其女儿想了个办法把血溶解,《楞严经》才能被翻译出来。

  宋朝有一位法珍比丘尼,以愿印一部“碛砂藏”,当时她年经太轻,只有二十多岁,化缘不容易,便割断左臂,以示决心,到九十多岁往生时,还未能满愿,便交给最小徒弟去完成,徒弟也效法自断左臂,立誓要继承师愿,可惜亦未能成功,最后要再交给徒弟,祖孙三代经过千辛万苦印成“碛砂藏”所以经书是要好好拜读,把佛法的精神发挥作用。自利则得他,经书是修行及经法的一个好工具。

  十方诸佛在因地修行,自古至今,大德求法,往往不惜舍却身命,如释迦佛在雪山禅坐,帝释要试试他的修持,便化成老虎,但他奶想知道下一句是甚么,不惜把身体供养老虎交换,老虎便说:“生灭灭记,寂灭为乐”,说毕,佛即献出生命,老虎亦现帝释身,称赞释迦为法忘躯,精神可嘉。

  禅宗二祖慧可亦斩臂求法,古人舍身求法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实在是我们的好典范。

  敬僧(一)僧的意义

  前两讲已介绍过恭敬三宝中的敬佛与敬法,今讲介绍僧。僧是三宝之一,是僧伽的简称,意译“和合众”,必须四人以上生活在一起,并具以下两个条件,即“理和合”与“事各合”。

  一、理和合者,大众同聚会,个个学无为,以如来涅槃解脱为目标。

  二、事和合者,愿为佛教事业,奉献终身而出家,身为佛子,当行佛事,护持合一,精进修学,断承佛教优良传统,利乐众生,证菩提果,登涅槃城。

  所谓六和合的精神是:1、身和同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悦;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

  实际而言,无论是僧是俗,处于只要能做到以上六种精神,便即是清净僧了。

  敬僧(二)僧的任务

  僧人的任务是荷担如来的家业,即是挑起弘扬佛法的担子,代佛宣扬,推动*轮,为人天师表,给众生种福田,续佛慧命,绍隆佛种,令正法久住为已任。

  敬僧(三)僧的种类

  僧是清净意思,然而自古至今寺院的僧人,可谓龙蛇混杂、凡圣参差。

  太虚大师说:“僧教不振,学义空疏,近代佛门,有养无教,直正学佛而出家弥得上焉者的,真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中焉者的读几部梁皇忏等佛事,算是顶瓜瓜了。至下焉者

  的,全不知出家为何事,经典具可义。今日出家。明日受戒,到处挂单吃饭,属有养地无教”。(扎太虚大师全集)。所讲也就是真正发菩提心,动机纯正,出家摆脱世俗,投身

  佛门为出三界及无明之家,又能勤修戒定慧三学,善于说法,具有慈悲喜舍心者,实如晨星硕果,少之又少。一般普通的出家人虽然能安守本份,但未必善于说法,若懂得做法事领众,所谓以俗勾牵,令种福田,如是者忆算是难得了。

  有此出家人专门以赶经忏为营业,国称之《经忏鬼》,又名“卖唱僧”。此外有此出家人既不识讲经,亦不懂做经忏法事,只能做此如煮斋等的工作,用斋菜去招徕信众,现在吃斋的人多,拜佛的人少,此都是属于佛法衰落的现象。上述所讲的是僧人类别。

  僧人类别虽有不同,作为一个佛弟子,不论是对哪类出家人,只要他是剃除须发、身穿方袍圆顶,现比丘(尼)相的,都不能起分别心,这才合乎自性清净平等。是名真佛弟子。

  敬僧(四)恭敬供养

  要如何去敬僧?可分恭敬供养和依止侍奉两方面来说:

  一、对出家僧侣要有恭敬心

  1、台遇到僧人时要合掌,若迎面碰上,要让路侧立。  2、乘车时要让座。  3、请教僧侣时要有称呼,一般都能称“师父”或“法师”。  4、若要问师父法号,应该说“请问师父上下”。佛门内对各宗德高望重者都有德称:律师(律宗)、禅师(禅宗)、上师(密宗)、法师(讲经说法师)、大师(对各宗都通达)。长老、大德、上人、某公(戒腊老,道行高)等等。出家人的戒腊是由受戒贤的时间计算,夏腊是结夏安居为岁数。在家居士切勿直呼僧人名号,至少要加上“某某师”,或“某师父”,通常就称“师父”。  5、若问出家人的居所,该问“师父的定刹在哪?”二、自称:

  1、在家信众应通称弟子、不肖或末学等。  2、若有人问你皈依师父是信,该答是“上某下某师父”。

  三、顶礼:

  父或法师礼拜也要看时间、地点、场合和环境,有些情况是不适宜礼拜的:如师父在用功、念经、经行、打坐等等便不要拜;师父在用膳、剃头、刷牙、入厕、休息、有病时都不宜拜。拜时要说“顶礼师父三拜”,若师父说“一拜”,则顶礼拜。师父说“问讯”或“免礼,则只问讯或免礼不用拜,同时答“阿弥陀佛”便可。这是所谓“恭敬不如从命”。

  四、供养:

  有四事:包括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要有恭敬心。举一例,供养师父或法师红包时,该说“请法师接受弟子果仪(供养)”,或“供养法师”,双手拿着红包供上齐眉。

  五、告假、消假、接驾、送驾:

  1、离开师父时要说“弟子向师父告假”。  2、外出返回要说“消假”。  3、若有大德法师来,要顶礼接驾,要说“弟子某某向法师接驾,顶礼三拜”,若人多可由其中一人代表说。(法师可能说“一拜”或“问讯”)都要从命。  4、法师临走时,要说“弟子某某众等向法师顶礼送驾”,如上。

  对僧侣都要普同恭敬供养,是培植福德。若要依止师父时,当择明师,为长养慧命故。

  敬僧(五)依止侍奉

  要依止师父必须选择。师父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又善于说法,并具大慈悲心,开我智慧,长我善根,师父给我慧命,成就道业,是法身父母。同样,师父亦会考验弟子,是否能成才之法器。要有成就,更加要磨炼,常随师学者要把身心全部交给师父安排。这样师徒才能相长。

  有了依止师父,喻是登堂入室,要好好侍奉师长,起居饮食等。

  1、要入师室,扣门三弹指,不得闯入。师命进方可入内。

  2、侍奉师父起居,如折被、抹桌、扫地、拿不净器等等,要有条理。

  3、持师饮食,用双手,待师食毕,记得收具。

  4、问法时,要发恭敬心,侧立合掌、请教、谛听,师父若命坐才可坐下(身略斜向而坐,身微弯)。

  5、师有事或疲倦,要你出去,不得不欢喜,一定依师父的意思。

  6、师父对自己若有批评,要虚心接受,不可辩驳;做错事不隐瞒,即向师忏悔。

  7、师你吩咐的事要及时去做不要马虎。

  8、若有事外出或奉师父命到别的道场,有问必答,对不必要的问题,以善巧方法辞之。

  总之,依止师父要奉献自己,做任何事对师父都要有恭敬心,求法是要从恭敬中央,这才能得法益。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

  前一课讲敬僧,所讲对出家僧人都要恭敬心;但对依止师,必须要选择。

  今日讲题是说亲近善知识。“亲近”也是依止的意思,将我们的慧命交给(依止)善知识。

  善知识以甘露法水灌注我们,令法身慧命增长,现世为万福之基,将来成成佛作祖,这皆从亲近善知识中得。以下详细阐明之:

  现先介绍“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是“恶”的反而。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善知识。今日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一、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归纳有三:肉团心、妄心、真心。肉团心是物质,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别心,不实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我们妄念不起,不生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所以说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谓返妄归真是也。若说修行,而心只会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缘起,为名为利,纵贪今生的安乐与享受,或求来世的福报。如此修行者,无论修多长时间,都是邪道。

  二、正----心既不向外攀缘,不为名闻利养,不贪图现世五欲,又不求未来果报,念念返照圆光,做自心的工夫,以无上正等正觉的思想为标准。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三、真----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众生,发勇猛精进的菩提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大慈大悲度众生,为众生服务,又用无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难行,众生难度,总不退失菩提心,这个才是真实心。

  四、伪----外清而内浊,始勤终退。或外表装的很清净,心内充满贪瞋痴,妄想纷飞执着计较,虽做点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为了出风头贪图名闻或为利益出发,非是真心去做。

  而且。而且虚伪的人,有罪不会忏,有过不会去改,只作隐瞒,覆藏,这都是内浊。

  五、大----心量大,愿力大。如地藏菩萨的大愿,久住在地狱里,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音菩萨的慈悲心量,念念为了众生,以种种神力遍游十方法界;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无有亲疏,冤亲平等。只要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还有普贤菩萨的大行,文殊菩萨的大智。众多菩萨所发的都是大道心。

  六、小----大的相对是小,发小心的人,他们虽一样有修行,但只是自利不利他,成为自了汉。小乘行者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肯返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续佛慧命,这名为小根小器。

  七、偏----偏的心就是不圆融:不是执“有”,便是偏“空”。凡夫都是执着有的,事事有比较、计较,连修行都执着,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样样事都执有相,有法所得。而二乘人执空,住在空理,连救度众生的志愿都无。如是落于空有二边便是偏。

  八、圆----是圆融中道实相,即不偏空不执有以大乘菩萨的广大心,以虚空般大的愿,成虚空般大的果。虽有愿可发,佛果可成,但不会执着修与证,即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佛是我心中的佛,众生也是心中的众生,成佛道、度众生都是由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众生佛道,皆在我心中。圆满菩萨,归无所得。

  以上八个字,其中四个正、真、大、圆是要采取,要亲近的善知识,另外四个字邪、伪、小、偏是善知识的反而,不要去亲近,要远离。所以寻师访友,首先要明辨,确定是不是我要去依止学习的对象。

  亲近善知识(二)善知识为三

  善知识为三:教导 、同参、外护

  第一:教导善知识

  教导是上辈对下而言。善知识也就是师父(老师),古德云:“要问灵山路,需问过来人”。善知识所教的,是他以前走过的路,决不会错,而且直截了当。善知识用甘露法水灌

  注众生的慧命。以佛法的精神来教导我们待人处事,令我们如何去断烦恼、离苦得乐。教导善知识,是我们的好老师,难遭难逢,要好好的恭敬、亲近。

  第二:同参善知识

  就是指同学、同伴、朋友之间的相处,所讲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同侣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所以孟母三迁居所,就是这个道理。在《佛说孛抄经》里,将朋友分成四种用四个比喻:

  1、如花----是酒肉朋友,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不是真心朋友。

  2、如称(秤)----凡事都计较,你有名、有利、有地位时,他就想接近你,想利用你时,他就出现,没有真心,一朝你有困难时,他就就离去。

  3、如山----只管高攀,你有权有势,他主来依附,不讲原则,不分黑白,看风驶幜。

  4、如地----地是平等的、坚牢的,可容纳万物,不分贵贱,如是脚踏实地的朋友,无论你在顺逆贫富的境地,他都不会离弃,这实是善友。如果找到了好的同参伴侣,是有互相勉

  励,互相促进的作用,所谓遇良师难,找善友列难,遇到了便要惜缘,知缘续缘。

  第三:外护善知识

  佛门里有云:“*轮未转,食轮先转”。很多有成就的人,背后都需“外护善知识”的护持。如人用功办道,日常所需衣食住行都要靠外护外护去协助。每一件事,都要众缘和合,才可成办。三宝是给众生种福田的地方,大家出一点力护持,法界才可常转,令大众都能得益。所以无论僧俗,理当充任不同身份的善知识来护持三宝。

  以上讲了三种善知识。至于如何去亲近善知识?我们下一课“随师行”还会说到。

  随师行(一)内行与外行

  憨山大师的醒世歌,其中有一偈云:“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名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亦徒然”。说明名师(善知识)难遇,如能找到一位好的师长,终身受益,并可以了脱生死,所以要好好常随师学、尊师重道。

  随师行可分“内行”及“外行”两方面:内行是跟随师长学法修道,外行是随师出门的礼节及奉待师长。要讲当侍者有很多规矩,是出家沙弥(尼)的时候要学习的,顺便一提沙弥(尼)共有三种:“驱乌沙弥(尼)”,意思说年小能力不够,只有驱逐乌,年纪七岁以上至十三岁。“学法沙弥(尼)”;十四岁至二十岁的,学习当待者、法师等法;爱持十戒,然后列入僧伦,受具足戒。(比丘师等法;受持十戒,然后列入僧伦,爱具足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有三百四十八条)。还有“名字沙弥”,二十岁以上那么多戒律及仪规。此两种情况,不能受具足戒,只可当“名字沙弥”。

  当前在香港本地发出家的人不多,年纪轻发心出家者更少,有些法师出门都是由居士随行,所以居士们有必要发心学习一些最基本随师行的礼节及怎样奉待师长。因为举止动静很重要,不但自己没有规矩还会影响师长的教育与名誉。随师行应当坚持做到五个原则,即是恭敬、供养、随顺、护持、请示、若能做得圆满,那就不负随师行此任务了。

  随师行(二)十个字奉行

  一、恭敬

  跟随师父学法修行,必具有恭敬心,恭敬是从小事做起,现举例来说明:发心请师父住铺用斋,约定时间,弟子应该要比师父早到,千万还要让师父反过来等候弟子,否则便是颠倒并无恭敬心。外出行路时,弟子应在师父的后面,脚不要踏着师你的影子,亦不要离太远,以能见闻师父举动或小语方为合适;若遇上熟人时则应合掌而过,不应只顾驻足漫谈;到一处,师坐,弟子侧立,师命坐然后方坐,坐不交足,不靠椅背,不比师父高坐,不离太远坐,随时留意师父何需要,更不得到处串寮等等。可见恭敬心往往是由小事上反映出来的。

  二、供养

  供养分内和外,外供养是指质,所谓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师父为佛法付出身心,给众生种福田。作为弟子不单供养物质,身心也要供养出来,此是外供养《法华经》说,佛陀于因地为仙人采果、挑水、煮饭等,身心奉献师长,便是一个好榜样。所谓求法妄忘躯,必命为期,只有这样的恭敬供养,才能打破我执与法执。

  三、随顺

  学法者最好专心跟随一位师父学习,若要外出参学,要依师父指定的方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便是一例,都是跟着善知识的指示去参访,他首先参的是文殊菩萨,得到根本智,再由文殊菩萨指示他行足,到社会各行各业里去参学差别智,要学习无无量法门,才有能力随缘度众生。但要知道,每当去一方参学时,都要付出不定期代价,比如恭敬心、供养心、还有时间。佛陀在菩提树下发誓“我不成正觉终不起座”,六年苦行,静思悟道;初祖达摩,九年面壁;唐代马祖廿二年不开口;近代虚云和尚三年洞里生活。为成道业,自古至今多少大德背后付出的时光代价,不胜枚举。

  还要有一个耐心,经得起考验,在常随师学的过程,切勿因小小的困难,或不如意事,而生退畏,而生退畏。古今中外,从此处到他方,都会遇到不合意的事,这是一种成就的考验。《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当知有师父求法,与八个同参到北方要亲近一位师父,师父用洗脚水淋身上,无论怎样责骂他,他求法之心终不退却,结果,其他人都走了,中伧 一人留下,经过长时期的考验,终被师父接纳,后成为继承者,大振宗风。由此看到,十方大德为了求法常随师学,忠贞不二,一心一意追随师父而得成就。在家信众也是这样,要有一个归宿,与某道场有缘,有师父可以教导我,选定后便要有耐心,应好好珍惜自己的选择“随师行”。

  四、护持

  护持三宝,恭敬师长,切勿因时间长了,接触师父多了,司空见惯,又或感觉到师父的缺点,推动奠基恭敬心,就随随便便。为人弟子,须先用智慧的眼光选定师父,既已选择再不要讲师父的过失,在任何情况下,总不退道心,对自己勤修苦练,对师父要必恭必敬,要好好护持师父,以师父弘法之志为己任,以圆满师父的弘愿为已愿,这样的护持才不负师恩。

  五、请示

  请师父开示,包括了请转*轮、请益、有不明白的事请教等等。师父教导时,弟子要合掌,洗耳谛听,这是外行的一种礼仪规矩,同时内心应具恭敬。幸遇师教,当生欢喜,精进修学,将成大器。古今十方大德虽受人供养恭敬,其背后是受过许多艰辛与磨炼的,方为人师。

  又因为佛法是人们生活的指南,请转*轮可使大家解脱烦恼,可成就菩提。所以请示功德很大。

  大家要如是学习恭敬三宝,依止师长,精神必得充实,受益无穷。

  下面讲一点外出挂单规矩:

  子孙丛林只让常住子孙僧侣居住,通常不接待外来僧众,在外云游参学的僧众可以到十方丛林住宿,叫做“挂单”或“挂搭”。为甚么僧众离开一个寺院到另一寺院居住叫挂单呢?原来从字面解释“挂”是挂搭衣钵,“单”是名单。意思是把自己的衣钵列僧堂,将名单排在东序或西序的僧众名单下,表示在这里暂时已住上。

  挂单规矩和手续

  先到客堂经知客师同意挂单,安排住在云水堂,言其如行云流水,过而不留的意思。住云水堂可以随时向客堂告假他往,又或住进禅堂或念佛堂及当职,现时的规条随便得多,但基本上亦必须在客堂办理挂单手续,和严守寺院清规。在家居士留宿寺院亦同样要遵守寺规。

  在客堂的一问一答中,知客师可得知你的身份和来寺院的目的。

  对僧侣言

  问:大德甚么上下?(你叫甚么名字?)  答:草字或末学某某。(只答自己的法名两字)

  问:哪里发脚?(你从哪里来?)  答:XX地。

  问:哪年发心?何时受具?衣砵堂,令师上下等。答之(略)。以下在家信众也一样。

  问:到此有何因缘大事?(来这里有啥事?)  答:打扰常住。(借一宿)。或者挂单经单。(来听经)。以及亲近常住等等。

  总之,不论是出外求法,或是随师行,都要懂得规矩,尊师重道,才是名符其实的随师行。

  袍衣意义(一)袍衣起源及不表法

  作为一个佛弟子,穿袍搭衣者多,知道袍衣意义的人就不多了。今堂课题是讲袍衣意义及示范。

  现分几方面来解释:

  一、袍

  又名海青,秕言卷一云:“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海青”。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袍起源于汉朝,故称为汉服,袖子很大。

  据说南北朝梁武帝时,志公禅师把袍用到佛门里,当时梁武帝与国师志公很投缘,经常来往,梁武帝的妻子郗氏妒忌心重,甚为不满。有一次,皇帝供僧五百人,郗氏以不净布造帽,用肉造馒头来供僧,志公早证他心通,知道此事,于是也预造了五百顶帽子和五百个馒头,掉换过来放在袍的大袖内,把郗氏的帽和馒头埋在地下,以后长出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来。

  到了隋朝,这些阔袍大袖的汉服只限用于皇宫内,称为皇(黄)袍,地位高的人才才可以穿着,以示尊贵。到了唐朝,袍才普及民间,所以又名唐装。现在僧侣的常服多是褐、黄、黑、灰、咖啡等,五色中深浅不一。再说袍的大袖子,有一种表法,就是接引众生的意思,至于海青的海字是表广大,穿起袍来,佛弟子的心量要好像大海般广阔,能包容一切,青表内心清净,诸法不染,故名海青。

  二、衣

  又名袈裟,是印度梵文,汉语意译是解脱服,又名福田衣。解脱是表自利,福田衣是表利他。佛在世时,曾对舍利弗说,出家人所披的衣,是把布割切成 一块块似稻田一样,自利来说勤修三学,上求佛道,有无量的功德,此圣法财,贼人也盗不去,利他者下化众生,给众生种善根,布下种子,将来便会生出菩提之果,故名福田衣。

  袍衣意义(二)衣的种类及作用

  一、出家人披三衣,在家人披漫衣,又称忏悔衣

  三衣者,印度梵文称:

  五衣为安陀会  七衣为郁多罗僧  九衣为僧伽黎

  五衣:是把一块布割开五行,每行再截开一长一短缝成,又名劳动衣,做任何事,如扫地、洗碗等等都可以披上此五衣。

  七衣:是把一块布割开七条,每条再截成两长一短缝成的上衣,是用功办道时用,如礼佛、惭悔、布萨(即诵戒)、做早晚课,诵经闻法时都披上此七衣。

  九衣:又称主衣。九条乃至至二下五条缝成,一般是上座说法,或者主法法事披上。主衣又分类九品,三类分上、中、下,每类又再分上中下,共九品。如何去分辨呢?就是看布隔分成多少条:

  ----上上(25条)、上中(23条)、上下(21条)。四长一短。  ----中上(19条)、中中(17条)、中下(15条)。三长一短。  ----下上(13条)、下中(11条)、下下(9条)。二长一短。

  二、作用

  衣有自他两利的作用:使自己生惭愧心、忏悔心,并可令舍弃欲望(自利);又能树立树威仪,令众生欢喜,给众生福田(利他)。

  印度天气炎热,僧侣露天用功办道,三更时分,三衣披上可御寒。通常用法:五衣先披在内,七衣在中,主衣再披在上面。我国一般来说,出家人在受具足戒时,才三衣一起披上。

  三衣可用作对治贪瞋痴三毒,如五衣对治“贪”,七衣对治“瞋”,九衣对治“痴”。披三衣者,表舍离三毒,所以出家人是三衣不离身的。《僧伽律》还认为:“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

  披主衣则现如来相,衣的条纹数量愈多,表示福田越大,烦恼减少,福德增多,众生种的福田也就更殊胜了。

  在家居士所披的是缦衣,又名钵吒礼忏衣,一块布,不割开,说明不是福田衣,只用来礼佛求忏悔。

  出家农桑了沙弥戒的沙弥、沙弥尼亦不能披五衣,只可以披缦衣,亦不能受人礼拜,受了具足戒后,才可披三衣。亦见过有居士受士受了五戒便披五衣,那是不如法的。

  袍衣意义(三)衣的任务及殊胜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要弘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佛法自从汉从汉朝传入中国,到唐代便是最兴盛的时代,主要是对出家者的要求精益求精,当时要出家是不容易的,要通过考核,度僧名额有限,考验择优录取,要求很高,如唐玄奘大师(参阅第四讲)。从宋朝以后乃至现今,就马马虎虎了,只要肯出家,师父收为徒弟,马上剃头,短短时间就去受戒,不知出家为甚么,受戒是何义,便信施供养。这个现象对佛教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今世俗人以为出家容易,和尚好当,对佛法不起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何谓三滥?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

  一、滥收徒众

  师父收徒弟,本先要考验徒弟,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经过一段时期,师徒两方面都觉得合适才可,现在来讲,可能道场需要人手或种种原因,只要有人肯出家便剃头,变成滥收徒众。

  二、滥传戒法

  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就去登坛受具。应该要有次第先学戒律,否则,不知戒法何义,甚至连戒师说甚么也不大了了,戒师问“能持否”,只管答“能持、能持”,实在太随便了,有此连态度也不好,岂能如法得戒。

  三、滥挂海单

  挂单,就是住寺院投宿(见前挂单)。出家人受了戒,取了戒牒,就可以到处挂单,俗语说:“只要头剃头,不怕天下荒(荒年)”,人家没得食,你也不用慌,因为可以随处挂单如海水流动,此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佛法衰落,有此三滥的缘故。出家人的任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实实在在,非常重大。

  出家人披起袈裟之生活本是清苦,任务是艰巨的。但功德不可思义。经云在末法时期,若有五位比丘持戒,可令正法住世,所以能海大师说,出家功德很大,若能弘法利生者,更加伟大。

  再讲衣的殊胜,要知道衣(袈裟)所在之处,便有天龙八部护念,等于有佛菩萨在,得佛力之加持,一切灾祸,如水、火、刀、兵都得远离。衣有如斯殊胜,我们对衣必要恭敬,放置高处,生梵天之福,得三乘果。

  穿袍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不要在大殿前或大众跟前穿袍披衣是;香港地方小,若没有其他合适的地方,就要选不是正殿佛前来穿搭。

  衣,不要说“穿衣”,应说“披衣”、“搭衣”;脱衣时要说“抽衣”,即所谓穿袍搭衣或披衣抽衣。

  穿袍:袍领有三层、名三宝领,并有五十三标志。

  1、穿袍时,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中指与食指无夹住袍领,大拇指压上。

  2、转颈后左大拇与食指分开交给右大指指,把袍披肩上。

  3、手肘先放袖笼内,再把手伸出袖外

  4、将袍右边领底端的带与袍内左腋下的带粘结成活结。

  5、扣钮时,以右手左肩,用左手扣钮,只用一手。整个动作在袖后进行。解钮亦如有前、右手搭左肩,只用左手解。

  6、袍袖比手腕长,要反袍袖折至平手腕

  7、穿上袍站立时,双手要叠印放在胸前,不可直垂把袖放下,这样子便失去了威仪。

  搭衣

  1、请衣:双手持衣,中指食指在上压住外边,其他手指在下。

  2、搭衣右手取衣头,左手拿衣尾

  3、衣抛左肩上,左手手指分夹衣之四层

  4、左手手心向上,将衣送往颈后衣角交给右手。

  5、左手执衣环,衣搭左肩上,右肩披露,右手拿出右袍袖。

  6、衣环套在扣上。

  7、右手取衣角,把衣折好在左手肘上。

  8、注意:穿袍搭衣,及抽衣时,两手均不得从头上过。

  入众(一)容

  入众就是指人与人相处。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可以离开群众,一定要和大家相处。有些人在人事方面不开心,若上很多烦恼,不想见的人,偏偏相会在一起,此是八苦中的怨僧会苦。怎样与人相处得融洽?那真是一门颇高深的学问,此不是一朝一日的,是要把平时的修养积累经验。为佛弟子者,要先学好这个做人的方法。

  入众,可以用三个字来说明:容、礼、助。

  容是容纳,容人之量,凡事都要容忍,此是为人的基础,成功事业之初因。对不习惯的事,对吃亏的事等等,都要退一步忍一时。弥勒菩萨的大肚皮和笑口常开,这就是有“容”人之量所得到的自在。若人连一点儿的忍耐力都没有,做人就会感到很辛苦。由于每个人的思想个性不同,在社会上,或家庭上,及集体场合总难免有抵触,若内心没有空间迁就一下,就会出现很多烦恼。有成就做大事的人,更加要一个“容忍”字,否则便难以成功。以下是一个与忍字有关的典故:

  佛殿内的大磬是铜造的,有些寺院的佛像也是铜铸的。有一天,大磬向佛抗议说:“佛啊,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啊!信众来的时候,向你供奉香、花、灯、生果等,还向你磕头,人人如此,对你万分恭敬。而对我呢,就很不一样了!信众来得多,常住为了表示欢迎,我就被打得多,真不公平啊!”佛便回答:“你啊,人家轻轻的一敲,你就叫个这么大声,不反省自己,一点忍 耐力也没有。我在被雕成佛时,要经过多少的磨炼?在身上、眼、耳、鼻等,任何一处,都是精益求精的被雕刻,我都没出过一句声,无有不耐烦入分别心”。此典故说明了“容忍”是成就事业之基础,也是成佛的根本。

  入众(二)礼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

  一、脸上无瞋真供养

  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人看见了,都怕了他、远离他。笑容要由内心发出来,微笑是一种美德,令别人欢喜接近,这是真正给人施结缘,是最好的供养礼品。

  二、口里无瞋出妙香

  嘴巴,要用来讲好话、讲有意义的事,讲佛法,多念佛念经。不要说是非长短,不利于团结的话,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邦是国家,把范围缩小,便是家庭,语言用不好,往往造成家破人亡。很多口业典故,都提及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大家要慎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对无价值的说话不要讲,以免造口业,要隐人之恶,扬人之善,更加不可以打妄语、恶语、绮语、两舌等。

  人的舌头,为甚么会这么短呢?就是因为口业不清净弥陀经上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因为十方诸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所以舌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们不妄语不讲是非,口业清净自然出妙香!

  三、心里无瞋无价宝

  无价宝,是说其价值数之不尽。

  世上所有万事万物都是有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不究竟的,经上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佛陀在《八大人觉经》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明,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如火一烧,水一漂,甚么也没有了,(嘉利大厦的火灾便是一例)。山河大地,都在成住坏空变迁着,我们的身体生老病死,心念生住异灭。明白万法唯心,心若清净无瞋,行为自然端正,那就真是无价之宝。

  四、不生不灭是真常

  不生不灭是讲我们人人本具的自性。真常者,永恒不变是指我们的自性常住。

  以上四句偈,教我们如何礼待人,以事显理,便见自心中佛。

  入众(三)助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要给给别人方便和快乐,济贫供需对贫困有需要的人,不论在财物、金钱或精神(教人如何去解脱烦恼)尽量去帮助。实际上,助人之快乐,比受者更乐、更有福。

  人众若能做到上述“容、礼、助”三个字,多无论在任何场合,便会人见人喜,这就是待人处世的妙方。

  执事(一)勤

  执事,就是做事、当职。佛弟子,做事先要明因果,并要三思而后行,一举一动要合乎规律。现在将执事,也用三个字“勤、惜、诚”来说明。

  勤是勤劳,也就是习劳。人的身体有手有脚,若不用来做有意义的事、便如拖死尸,我们要利用此身体“借假修真”来求福修慧。

  勤,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福。人的福报很重要,做同样一件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那就是福报有与无的关系。世界是由大家的“共业”所造成,在“共业”中又有“别业”。

  所以我们虽处香港这个大都会,有人条件好,有人很贫困,此是与福德有关,福德有前因,佛陀福慧具足曾代弟子穿针,连这少许的福都要求,在普度众生的教义,写下了实实在在的一页。所以今生勤劳行善,培福积德。

  《百缘经》说:扫地得五种功德:

  一、除自心垢

  二、除他心垢

  三、去骄慢心

  四、调伏内心

  五、增长功德,得生善处

  大家勿以扫地是小善而不为,古人云:凡作事,不得众劳我逸,不得人难难我易,不得人多我少。不得人前我后,不得人重我轻、不得迟早失时,不显自己功劳,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后,不得多笑、多言、并不得妨碍他人做事。凡做事要有条理、谨慎、清洁、不得马马虎虎。

  执事(二)惜

  就是珍惜。无论福报、时间、人缘、以及法缘都要珍惜。人的福报是有限的,不要享用尽,要留有余地,若将福与人分享,是福上培福。

  古今大德惜福的例子很多,近代的弘一大师,出生于小康之家,五岁丧父,母亲贤德,从小受到惜福的熏陶,家里一副对联,是由书法家刘公定所写的。下联是“惜衣惜食不为惜财缘惜福”。举例他在家练习书法时,用的都是旧纸。出家之后,严持戒律、惜福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谓,当金钱物质充裕的时候,要知道,来之不易,要有计划,珍惜不是为了悭钱,而是为了惜福,印光大师很慈悲,严以律已,但看见有人浪费,甚至少如一粒米,也一定呵斥之。佛弟子自己要做好榜样,还要教导下一代。同时要珍惜时间,充分利用不得空过,要将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事。还要珍惜人缘,所谓未成佛先结人缘,处众欢喜。法缘更加珍惜,听经闻法都是成道之根本。总之一切好因缘都要珍惜。

  执事(三)诚

  对人要诚实,要有诚意,佛门里说感应,感是付出,应是所得,你对人会出多少诚意,别人会应你(还给你的)也多少,这就是因果。莲池大师说:“为众如为已,彼此事办,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共恭下敬,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这实是与人相处之道。

  总言之,人众与执事,能做到人众的“容、礼、助”,执事的“勤、 惜、诚”,大家相处敬业乐群,起居一致,必然皆大欢喜。

  随众过堂(一)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就是集体用饭。

  堂,指斋堂,又名五观堂,是吃饭用斋的地方。因为寺院里人多,集体吃饭采用“过堂”的方式好处很多,或许有人初时不习惯过堂的规矩,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自然受用。

  古德云:随众过堂,好处有八。

  一、不懈怠故

  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通是通知。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进入斋堂次序就座;第三通,静候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二、供养省力

  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收拾统一整理快易。

  三、平等无我

  大家吃同样的饭菜,无人我相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不同供养,体现出佛教的平等观。

  四、不偏众食

  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五、甘苦同受

  大家无有拒择、对任何饮食,如尝甘露,没有分别心,法喜无穷。

  六、存在念故

  息诸妄缘,当观信施难消,为作药食而已,妄念一起,即起即空,是谓存在念。

  七、如法如理

  唐代以后,寺院人渐多,尤其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设过堂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是人心安道隆,而体现出佛教的教育精神。

  八、起止威仪

  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都有学问,有规有矩,令见生欢喜及恭敬心。收就是现身说法。

  以上八点是过堂吃饭的好处。又五观堂内,有一副对联,希望能够文生义,明白道理,联日:“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随众过堂(二)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吃饭时,当观饭菜来之不易,从农夫竭力躬耕,粒粒辛苦。众施主功劳,我今安坐受食,信施难消。岂敢计较食物多寡,存好恶之心。

  二、付已德行,全缺应供

  要用智慧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如持戒、坐禅、为三宝事业待,做了多少?生极惭愧,要精进用功。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要提防自己对饮食起分别心的过患。要以离贪瞋痴为宗旨。即是为正心勤意修改习气,趣向菩提常作警惕。

  四、正是食药,为疗形枯

  要把饮食当作“药食”,治病之用,滋养身体用功办道而已。要明白,无论多美味的食物,三寸喉头一过,便是秽物,所以不要为了贪口福而造业。

  五、为成道业,因受此食

  我们用饮食,原因是需要生命,为了借假修真;而接受饮食供养。

  以上五观,说明凡受食时,当生惭愧之心,加勤精进用功办道,如是受人供养“黄金”也能消化,若贪瞋痴三毒心未了,受人供养一滴水也消化不了。

  随众过堂(三)施食原因

  早上是天人食,中午是佛食,下午是畜生食,晚上是饿鬼食。

  食又分四种,即段、触、思、识。段食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今略为释之。

  一、段食

  有分粗及细食二者,前者如饭,面、菜等,有香味的普通食物,后者属于酥油等饮料,欲界众生(包括人类)用饮食滋养身体,以段食为主。

  二、触食

  即精神透过感觉器官与外境起接触作用,有乐、温等之感触,如人之穿衣服,洗浴等都是属触受畜生道孔雀之类,产卵后,由时时亲附其卵上覆育,以其体温令受乐,此都触食,色界以触食为主。

  三、思食

  可作为思想食,即思想意思,精神食粮,期望所得食(如人望梅止渴)。鬼道中以思食为主。

  四、识食

  以精神为主体,如无色界及地狱众生皆以此识为食。

  佛弟子,早、午斋前先要供佛,再施食给畜生及饿鬼等。至超升台出食可用粥、馒头、粉、面等。若菜、豆芽等便不用了。念咒时观想七粒米可变四十九,四十九可变无量无数,如须弥山。

  中午出食时所念的四句,内含三个典故:

  1、大鹏金翅鸟

  印度有大鹏鸟,翅很大,它们专门食龙,杀生很多,龙自龙孙差不多都被吃光了,龙王就去求佛,佛为大鹏鸟说法,劝它们不要造那么多杀业,但大鹏鸟也有难处,因为不吃龙就会饿死,于是佛安排弟子在午饭之前,先施饭食,分一份给大鹏鸟受食。

  2、旷野鬼神众

  先讲神和鬼有甚么区别?其实神既是鬼类,但神比鬼的道行高福报好。鬼有三种,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 无财鬼无福得,没得吃的即饿鬼类,少财鬼少有人 ,多财鬼既是神,福报大,受人供养。当时印度旷野荒地有鬼类,在黄昏后便出现,恼乱人民百姓。(据说人的头上有光,有道德者光盛则鬼退,连低者光弱,鬼就来骚扰。)于是人民众等求佛,佛化作鬼王为之说法,亦嘱弟子饭前施食,令一切鬼神同受甘露法味。

  3、罗刹鬼子母

  有很多子女,据说有一千个之多,很长命,又有神力,五百年在天上,五百年在人间,上上落落,最痛爱的就是最小的儿子,这个儿子很顽皮,专门恼乱儿童,使小孩生病,不得安宁。人们就去求佛,佛用神力把这个顽皮鬼子收入一个钵内。鬼母寻遍天上人间也找不到,佛才告戒他,人人皆痛惜自己的子女,叫鬼母管束鬼子,不要恼乱人间,开示完把鬼子放还给鬼母,又命弟子多施一份饮食给他,希望鬼子母等,悉获法益。

  4、甘露充满

  是指以佛神咒之力得不生不灭的甘露法水,令一切众生受者法喜无量。再讲一点,施食时,有几处地方不能摆放,就是柳树、桃树和石榴树下,因为三种树都有破邪作用,若放于

  此等地,鬼神不能走近,不能得食。佛事若要做得如法,才可“阴超阳泰”,即生者平安,亡者超升,两者均利。

  随众过堂(四)随众规矩

  现再讲过堂食饭的仪规。

  儒家有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佛门连吃饭都有规矩,举止手势,身姿都有要求。坐姿如钟,捧碗时,左手持碗,四指托碗底,大拇指压在碗边上,叫做“龙吐珠”,左手是龙头,碗是平白无故,右手拿筷子是龙爪点珠,这是吉祥尊贵相。此外,不得嚼食有声、不得使碗筷有声、不得大搏食、不得大张口待食、不得遗落饭食等,要添多少饭菜都以筷子动作表示。

  还要心存正念。

  随众过堂(五)发愿回向

  吃饭时,先吃三口淡饭不吃菜,同时发三个愿;第一口饭,愿断一切恶;第二口饭,愿 修一切善;第三口饭,愿度一切众生,第四口才吃菜。

  随众过堂(六)示范过堂

  注意:若有穿袍搭衣,衣一定要撩起,不能坐在衣上。

  1、用食指及中指拿起双筷

  2、手指近筷子,右手把筷子竖起

  3、用左手及筷子护着取菜碗

  4、放菜碗到跟前

  5、取饭碗

  6、以“龙吐珠”姿势持碗。吃三口淡饭没发愿

  7、需要加添饭或送菜时、非用口说,以筷子指示加添量

  8、食毕,空碗叠好,放回来外面,筷子直置碗边与桌平齐,然后待结斋回向

  居家、外出(一)居家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雏型,欲想国泰民安,社会净化,必先从从家庭着手;要使空庭美满,必须自身做起。人在社会上生活有两大要素,就是精神上及物质上的需要,怎样才能够充实精神和物质呢?

  一、精神

  精神上归纳有三;即感情,应酬和娱乐。感情是指父母、夫妻、姐妹、兄弟、子女等,这此都是与亲情有关的。所谓人生有三苦,就是少年无父母,中年失配偶,老年无子女,又兄弟姐妹手足。若其中任何一方面感情上有所缺失,或关系破裂,都会导致精神上打击和创伤。

  1、感情

  (1)要建立感情,令精神充实,有以下方法:一对父母要孝顺,孝是孝养,要供养物质口体上所需;顺是顺从,事事不逆父母之意。在廿四孝中有些例子,如“丁兰刻木”,丁兰丧父母后,刻木为像,视之如生时一样。又如“孟宗器竹”,孟宗老母病,冬天思笋煮粥食,孟宗在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动天,竹出笋数茎。再如“五祥卧鲤”,继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五祥卧冰求鲤,双鲤跃出。还有“老菜戏儿”,老菜自己已有七十开外,在双亲前不敢称老,还作婴儿戏,以娱双亲。廿四孝所讲的故事,都是为人子女者,用种种方法去孝顺父母。无论如何,这些亦只是世间的孝顺,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真正的孝顺是自己道业上有成就。 要持素、念佛,多做好事,助人为乐,并劝父母,信佛佛,使父母离苦得成证果,是名真孝顺。

  (2)夫妇方面,要以真诚相对,真诚就是不虚伪,凡事不要隐瞒,以免引起分歧和误会,无论金钱人事,出人分明,都要坦诚。

  (3)兄弟姐妹方面,要互让互助,各合一致。

  (4)子女方面,自少就以品德薰陶他们,栽培他们德智并重,明白因果,延续佛教优良传统,将来为社会大众服务,这种教育比财富更为重要,因为财产是五家共有的,即:水、火、盗贼、恶王和不肖子,纵若留下金钱给子女,他们未必会珍惜,给他们好好的教养才是最大受用的财富。

  2、应酬

  朋友之交往,也发属于精神上不可缺乏的,主要彼此要有诚信。故结交良朋益友,择善而从很重要。

  3、娱乐

  要选择有意义的娱乐,声色犬马等不良娱乐,只是短暂的麻醉,过后便会觉得得空虚,希勿虚度时光,利用此身要做对大众有好处的事,有意义的事(如做义工、闻法、听经等),才是法乐。

  二、物质

  至于物质方面,是指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我们首先要注意的第一点是“勤劳”。要积极地去工作,才获得所需。佛门讲因果,勤劳是因,所获衣、食、住、行是果,因果丝毫不爽。

  第二是“节俭”。节俭不是吝啬悭贪(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贪)节俭是惜福。佛教徒的生活要朴实、简单,此外,凡事要有计划,钱不可乱花,为求福办道而作。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知足”。佛遗教经云:“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和知者,虽富而贫,知足者,虽贫而富”。所讲知足的人,自己节俭,却乐于布施,为净化而常乐。总括来说,精神方面,若能做到六个字:慈爱、忍让,诚实;物质上也有六个字:勤劳、节俭、知足。如果每人仿效这十二个字去做,必能净化人生,家庭美满,充实而布满喜悦。

  居家、外出(二)外出

  出外要有目的,无事不得外逛,若有事邮外,不得摇臂,不得二人手携手,不得谈笑,不得一边走一边吃东西,不得男女并肩行或同坐若过酒店、屠家、赌场、巷弄及树下时不随便坐。要是购物、不争价,也不太大方,了解三家不上当。约定之事,不失信。人已卖价,不多嘴。

  到访别人家庭,不多闲语及嬉笑,不问人家族事,更不讲三宝过失,人家失意的事要同情,不可悦乐庆快或讲得意话,人有喜事,有忧不露,以德第人为要。

  四威仪“行、住、坐、卧”的每一项,都有一个譬喻:

  行----如风  住----如松  坐----如钟  卧----如弓

  行如风:风吹时是直线的,喻行路时身体不会摆来摆去,不要东张西望,不好赶热闹,姿态端严轻移步。

  住如松:在所有树木中,松是最直的,松树每年加一个节,主干不变。人立时,不靠前不倚后,双足齐立,故名如松。

  坐如钟:钟是如如不动的,指坐如钟,很稳重,所谓“树摇叶落,人摇福薄”啊。要注意椅只坐七分(打坐是“满坐”),背不靠椅,不蹲腿不交足,或数起数落及摇动。

  现在再提一下大家要注意的事:男女之间不要太亲近,要自重看自爱,若到寺院拜师父亦如是,女众拜访比丘或问法,最好必须两人以上同往,衣服宜整齐、朴实、不涂香装饰,勿令人动妄念,而且免他人之毁谤,男众拜见比丘尼师也如是。此外,还须一提,有些居士好心,但不明整理,甚至收出家人为乾儿、乾女等。沙弥虽小不可轻,将成佛度众生,是已受具足戒者?既列访问团伦当为师表,更应恭敬供养,方能如法得益,否则增长罪过。反而言之,出家拜在家居士为乾爹、乾妈,实非出家,只为贪图世俗利养,失去自己身份,不但损已随落,更影响整个佛教,如是颠倒,请大家明白,希迷惑者快觉悟。

  睡卧、法器(一)睡卧

  佛门有很多规矩,睡觉也讲求姿势,内有很大的学问。

  一、身体姿势有四

  1、左侧卧----是一般世俗人随随便便的睡姿。此睡姿对生理上来说并不好,因为心脏在左边,压着心脏睡不健康,并且会引致多梦。经云:梦分几种,体弱会多梦(梦见火灾、水灾、虎狼狮子等等),又有些梦是一种预兆(好的预兆或坏预兆),或是人的灵感,有些可能是护法神的预告,亦有些是鬼神的打扰,另一些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些梦是过云的意识带来这种忆想,从八识田里表现出来的,所以说睡卧的身姿会导致心理的反映。

  2、覆卧----儿童若喜欢覆卧,可能肚里有蛔虫。成人如是覆卧,世俗人说运气也欠佳,要多留意“水”,佛教说这种睡姿是饿鬼相。

  3、仰卧----不端正。这是一种阿修罗的相,阿修罗又好打不平,斗争心很重。用这睡姿的人欲望很强,在睡梦中常与人斗争啦、爬山啦、男女啦等等,不安宁。

  以上三川姿势都不好。

  4、吉祥卧----即右侧卧,曲肱以右手作枕,两足叠起,身体微曲作“弓”形。左手放在左腿上,膝盖微曲,要注意合上嘴,舌头轻轻顶着上颚,这是吉祥的睡姿,不会多作梦(要作梦也是好的)。佛陀人灭时,是这个吉祥姿势,用现代医学去分析,这种卧姿,周身肌肉都放松,血液畅行无疑是最好睡姿。

  二、思想正念有六

  有此人往往把日间的烦恼带到床上,要减少烦恼,首先睡姿要正解,身体如弓,吉祥睡。还要内心放下万缘,日间所做过的事,让它过去,明天的事情尚未到来,那就明天做,现在呢?思想要专一在“正念”上,在六个正确的念头中,选择一念就行了。六念是甚么呢?

  1、念佛----佛是觉者。不仅自觉,而且能平等觉他,直至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地。凡夫,皆因是迷,为了衣食住行,天天去造业,引致胡思乱想,对外境生起种种的分别,执着追求,比较等等,所以烦恼多。若能把万缘放下,提起一句佛号,烦恼自然消失。所讲饥来吃饭,困来眠。

  2、念法----法是正确的意思。凡夫思想观念不正确,往往因为一些小事,便不知想到哪里去了,连睡觉也在想,引致失眠,产生身体毛病、精神困扰、身心不安。依法即是以正确观念来打破人我执着,自得安祥。

  3、念僧----僧是清净义。无论甚么声、色、香、味、触、法摆在眼前,心不被染污,虽是同流而不合污,内心自有定力,八风吹不动,这就是清净僧(心)。

  4、念天----持五戒,修十善便得生天,念天即守护身、口、意三业,转恶从善,便受胜妙乐。

  5、念戒----戒贤是防非止恶,所谓诸恶莫作,以戒生定,定力具足,心不被外境支配,便可发挥自性智慧的功能,用智慧刀割除烦恼网,断生死流。

  6、念无常----世事是没有永恒的。要用智慧去观察,时时醒觉,无常总会到来。一失人身,万劫难回,当勤精进用功。

  弘一大师在房内挂了一个骷髅头,念念不忘,提醒自己,将来也是这个样子。

  孔子不收过夜请帖,今晚脱下了的鞋子,不知明日会否再穿回。晚上好好的,早上便起不了床。又所谓“朝不保暮”,有人早上出外,晚上归不到家,这种事常常会发生,这就是所讲的无常了。

  经上有言:“看他人死,我尽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生死过常,印光法师说要把个“死”字巾在额头,挂在心头,如此来观察,对世事会看得淡漠,凡事处之泰然,烦恼就自然不生。

  上述六念法中选择一法去做功夫,“净念相继”,于吉祥卧中达到身心自在。

  今天晚上,各位请以吉祥卧的睡姿来试一试,择六念法之一念,或以呼吸来念佛佛号,吸气时念“阿弥”呼气时念“陀佛”(不需用口念,只用心念,心随着呼吸出入便是),如是很快便会入睡。无恶梦、醒后头脑清晰、身安神怡。

  睡卧、法器(二)法器

  法器配合梵呗,略举如下:

  一、梵呗意义

  1、梵呗

  梵是印度梵音。呗的意思是止断,用音声去止外缘,断内心的烦恼。梵呗唱得好,如法的话,能使人内心平静,万缘放下;同时梵呗用来赞叹佛功德,并能使人舌根清净,心胸宽宏,增强记忆及恢复疲劳等好处。即能自利又能利他,很多少听到晨钟暮鼓等梵音,便能生起仰慕欢喜之心。《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2、梵呗含五种声音

  (1)正直

  不是歪曲的。世间的歌曲,苦乐悲欢,令闻者起分别染污心。梵音呢清净平直,就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2)和雅

  不粗鲁。不同于歌曲的歌词,歌曲离不开种种情与受,此是一种暂时的迷醉, 是虚浮的,也无真实。梵音里的字(句)含义广博深奥,并有种种的功德。

  注意唱梵呗时口部不要张得太大,否则便失威仪。

  (3)清澈

  不浊。听后心境平静,得到筑巢底清凉的感觉。

  (4)深远

  不是局限的,上至诸佛,下至十八层地狱。是由内心通过丹田运气经喉咙唱出,一方面赞颂三宝功德,另一方面令一切众生若有听闻者,都得到解脱、起升、故说梵呗有自利他功能。

  (5)圆遍

  就是不偏不缺,梵呗不是男声或女声,不是高音、又不是人低音,是名海潮音,如大海潮水波浪,很有节奏的音声,令闻者有一种轻安的感觉。符合以上的五声,功德就会很大。

  3、梵呗的源起

  梵音早在印度出现,谱子复杂。梵是印度语“梵览摩”之省略,义为清净。呗是印度语“呗匿”之省略,义是赞颂或歌咏。梵呗就是摹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

  古德在翻译梵呗时颇为困难,直至三国时代,曹植游山东渔山,由于他心静,在山谷听到水声而悟道,耳闻天人的梵音,把这乐谱成“七声”节奏,撰写出来,逐渐在唐代盛行,自此以后都是用音声(梵呗)来做法事。

  以中国传统来说,所谓南腔北调,一共有九腔十八调;各地的声调虽有不同,但七声的板却是一样的,也就是所谓“叮叮咚,天下同”大同小异而已。腔调分多种有起腔,接腔、送腔、有书腔,道腔、药师腔(调等)。又有新板、旧板、有快板、有慢板、有四平、五平……等。这都属于梵呗的概况。

  二、法器表法

  每种法器都有它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钟和鼓:在寺院里,早晚都要敲钟和打鼓,早上是先打钟后打鼓,晚上则刚好相反,先打鼓后打钟,所以名晨钟暮鼓。钟是震醒梦里人(迷惑的众生),提醒大家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不要在迷。鼓是催促大家精进勇猛、用功办道,了脱生死。

  大罄:是不可以随便敲的。敲罄表示欢迎诸佛菩萨。

  引罄:佛事开始时,维那先鸣引罄引起大众注意,所以称为“引罄”。

  木鱼:鱼在水里日夜是不会瞌眼的,木鱼表法是精进,要大家提起精神用功。

  地钟鱼:意谓凡夫迷而不觉的,地钟与木鱼,它发出的声音,叮铛,叮铛……。表示知觉,知觉。提醒大家不要再沉迷五欲六道中。

  此外引罄是令、木鱼是命。法会进行进礼拜,问讯等,一切都要听从引罄的指挥;又无论多少人在念经,快慢轻重,由木鱼掌握,所以说是命,大众在于敲木鱼人手中,所以木鱼敲得好非常的重要。当然任何法器都要敲得好才如法,才有功德。还有其它法器表法,此略。

  法器持态

  俗语说:还怕万人看,只怕一人识。法器持在手上,识的人一看便知道你有没有学过。

  法器的持态,有几句话足以表达:“对口引罄、合掌木鱼、平胸铪子、照面铛子、棒月手鼓。”

  引罄----持引罄时,左手持引罄,右手相抱引罄对口,手平胸。敲引罄时左手拿引罄,右手拿椎,用食指勾出。

  木鱼----持木鱼时,双手扶持,鱼椎在鱼之外,大拇指在内,其余指头在外,把木鱼托着。敲时,左手执鱼,右手执椎,两掌相对如合掌。

  铛子----持时,铛子与铛子椎(在铛子外)一齐用左手执持,右手抱住平胸。敲时,左手执铛如镜照面,右手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执椎击之。

  铪子----持铪子时,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压在铪子面,其余六指在下托之,置平胸。敲时:左手托,右手击,上下铪边相差少许,音较亮。

  鼓----持鼓时,两手持,椎在鼓外,两大拇指在内,食指与中指在外,余指托鼓捧月。敲时,左手执鼓,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托之,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执椎,向内击。

  持法器一定要注意威仪,身体要站得端正,齐足而立。唱念,口齿要清、字名分明、意要专一,从内心处起恭敬,自然与佛有感应,就能自利利他,福慧双修了。佛事庄严有次弟,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因为佛法是无边、是无价的,发心者只要付出随分随力,或随喜心便得功德。有一份发心,得一份功德,发无上心,具无量功德。今天就齐声到这里。

  最后引用本苑(香港佛教律仪净苑)门外的一对对联,“人足车尘何处尽、毗尼禅心此中生”,说明在这繁荣的十字路口,一天到晚24小时,外面人及车来往不绝,所讲人足、车尘何时何地停止呢!只有众生的业力尽,这一切环境都随之转变(尽)。心净即佛土净,些时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即是佛国了。正如下联所说的“毗尼禅心此中生”,是在此五花八门的闹市中,大家发心来学习仪规及静坐等法,非常之难得。为此更希望大家同学,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角斗士此十二堂仪规课,学以致用,以戒生定,以定发慧。以三学当勤精进而努力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解释

版权所有:药师经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