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太阳是“外光明”中最为光亮耀眼的物相。
佛教内部有一尊佛叫毗卢遮那,印度密教视之为主尊,中国的华严宗视之为报身佛,是莲花藏世界的教主,天台宗视之为法身佛。何谓“毗卢遮那”?《演密抄》二曰:“‘毗’云‘遍’,‘卢遮那’云‘光明照’。为顺此方,云‘光明遍照’。”又《大日经疏》一日:“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所以,汉译佛典又把“毗卢遮那”叫作“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佛不仅像太阳那样光照普照,而且比太阳光照有昼夜内外之别更高一筹,能穿透黑夜和内部。
因“毗卢遮那”名“大日”,故演说“毗卢遮那”佛的经典《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又称《大日经》、《大日经义轨》。
佛、佛经以“日”取名,菩萨也有以“日”取名的。如“日光菩萨”,掌中或所坐赤莲上持太阳,据说是药师如来二胁士之一。又如观世音菩萨之变化身,叫“日天子”,据说住于“日宫”中,太阳为其所居之宫殿。
又以“日”名僧、名宗者,如日本佛教日莲宗创始人叫“日莲”,其所创宗派称“日莲宗”。
再有以“日”命名宝珠。如有一种宝珠叫“日精摩尼”,佛教说盲者之眼触此珠,则可复见光明。
又佛教以“日”喻众生本有之佛性。如《十地经》:“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复障,众生不见,若逢智风,飘荡五阴,重云灭尽,佛性圆照,焕然明净。”
(2)月
佛典对“月”的称道也有很多。佛教赞美月,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月形圆满、月印万川(“月”象征佛道本体,“万川”象征万象等),但月光之明白是一重要因素。《祖堂集》卷四《丹霞和尚》有《如意颂》云:“真如如意宝,如意宝真如。森罗及万象,一法更无余。海澄孤月照,天地洞然虚。寂寂空形影,明明一道如。”“真如”就是那月亮的一道光明。
月光之美,不仅在明亮,而且在清凉。身处炎热地带的印度佛教修行者尤重月光的清凉之美。
由于月亮具有光明、清凉之美,故释迦牟尼叫“月光王”、“月光太子”,维摩诘之女叫“月上女”,药师如来的另一胁士叫“月光菩萨”,又有“月明菩萨”同时叫“月明童子”、“月明童男”、“月光童子”,大势至菩萨叫“月天子”,“月天子”所住宫殿叫“月宫”。
佛教中不少经典也以“月”为名。如《月喻经》、《月藏经》、《月灯三昧经》及《月上女经》、《月光童子经》、《月光菩萨经》。另外,有一种宝珠,其光如月,佛教谓之“月光摩尼”、“月精摩尼”。佛寺殿堂外之露坛可受月光照耀,佛教谓之“月坛”,等等。
(3)灯
佛教规定佛像前供奉灯火,取其“明”也,故灯又叫“灯明”,用以作为佛之智光的标志。慧能说:“—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灭万年愚。”“定慧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为二,体本同一。”这种能驱除“千年暗”、“万年愚”的灯当然必须是“长明灯”。“长明灯”,又叫“无尽灯”、“续明灯”,佛像前所供昼夜常明之灯也。
(4)火
佛典对于“火”,态度有二。一取其义烧难忍义,将地狱比作“火途”,将充满烦恼与痛苦的世界比作“火宅”。这时,“火”就成为“甚可怖畏”的形象。一取火焰之明义,喻进入禅定三昧时会发出火光。这就叫“火光定”、“火界定”、“火生三昧”、“火焰三昧”、“火光三昧”。佛顶后面常伴有的一轮圆光,又叫“火光佛顶”、“火聚佛顶”。在这些意义上,“火”成为光明的象征、美的象征。
(5)金
佛教之钟情“金”,大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取其性质坚利,叫“金刚”。在这个意义上,佛身叫“金刚身”。佛寺叫“金刚刹”,菩萨心叫“金刚心”,菩萨于最后位断除最极微细烦恼之禅定叫“金刚定”。
另一原因是取其色泽光明。由于钟爱“金光”、“金色”,故佛经多以“金”取名,如《金光明经》、《金光王童子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此外又有“金光明忏法”、“金光佛刹”、“金色迦叶”、“金色头陀”(摩诃迦叶别称)、“金色尊者”(摩诃迦叶别称)、“金色世界”(文殊菩萨净土之名)诸名称。
与上述二种原因相关连,佛寺叫“金刹”、“金田”、“金地”,佛身叫“金身”、“金人”,如来之口舌叫“金口”,世尊之言语叫“金言”,佛经用金泥所写,叫“金字经”,等等。
(6)珠
珠,梵文音译叫“摩尼”,以其光净,不为垢秽所染被喻为佛性、清净心。
佛教徒之于珠,可谓爱不释手。通常,念珠、诵珠、数珠,是佛教敛心入定的修行方式之一。佛珠通常由水晶、玛瑙、珍珠、珊瑚等闪光透明之物制成,后来为行方便,亦可用木穗子、莲子等树木果实替代,其基本数目为108个,亦有十倍或半数于此的,表示通过修行,驱除108种烦恼。
(7)镜
佛家对于“镜”也特别钟情。《资持记》下记载:“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究其原因,亦有二义。一取其所照空幻,显不实之理。相传华严宗大师为了向武则天阐说重重无尽缘起而诸法无我的旨趣,曾把十块镜放在八隅上下,中央置佛像,然后把灯点亮,霎时各镜互照,映现无数佛像。渚法缘起而无自性也如此。在法界缘起中,每——法(物质现象)都映现其他法,重重无尽。可见,“镜”是呈现诸法皆空之具。二取镜体明净,能照彻万物。“镜”这种器具所以能显现诸法皆空之理,本于其有照物之明。这种具有照物之明的“镜”是主体的特殊认识能力,佛家谓之“镜智”、“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名为大圆镜智。”《菩提心论》:“东方阿閦佛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药师经功德网